农百科

— 专注服务三农、分享农业百科和农业技术知识

磨菇怎么种植的视频

王唯 高级农艺师 2022-12-23 19:52:52 当前位置:农百科 > 园林花卉 > 手机阅读

磨菇,又称磨菇,学名白灵菇科。磨菇是我国著名的珍稀食用菌品种,也是目前国际上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种类之一。

白灵蘑属伞菌目、蘑科和白蘑科植物。

那么你们知道白灵菇怎么种植吗?

1、菌丝体培养

培养料配方:主料:木屑40%,麦麸15%,石膏1%,石灰2%,含水量65%左右。

培养料装袋灭菌时的料温为30℃以下,灭菌时间为24小时。

装袋灭菌应注意事项:一是灭菌袋要打上封口膜;二是不能将袋口扎得过紧过松;三是不要将菌丝体和培养料直接接触太久;四是不宜直接在菌种上或培养料上喷水太多。

灭菌后,装袋时要将袋子扎好封口,防止袋中空气外溢;待自然冷却至30℃以下时再转入常规发酵培养基配方(按1/2麸皮、1/2米糠和水)。

装袋时应注意的事项:一是装料要厚薄均匀;二是装料后应立即封口封袋(不能将菌丝体直接暴露在空气中);三是装料要均匀、紧密、整齐。

2、菌丝生长和分化

接种后,在室内培养,要注意温度控制、湿度保持、通风换气;培养室温度应控制在20~25℃之间,相对湿度80%~85%之间;培养时间不宜过长,一般20~30天为宜。

菌丝在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很快,约1个月后便能形成菌丝体。

子实体分化主要在子实体原基形成后进行。

3、子实体发育和形成

菌丝体生长到原基形成后,要加强通风换气;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要进行降温、增光,刺激子实体发生和迅速膨大;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间温度控制在12~18℃,湿度控制在70%左右。

一般第一茬菇成熟的子实体在出菇前4~5天为最适发育阶段,即子实体在空气中经过6~8小时后,菌丝进入分化阶段;此时菇体大小均匀、菇体洁白、菇面光亮、菇肉厚爽脆,即为出菇期。

4、采收与加工

(1)采收:子实体在菌盖直径6-7厘米时就可采收,一般在秋季(9月上旬至10月中旬)或冬季(12月上旬至次年2月)。

采收时,用小刀或镊子从菌盖基部轻轻刮去表面的老皮。

(2)加工:将菇体洗净控水,沥干待用。

(3)贮藏:将烘干后的成品分别装入塑料袋或木箱中,待销售时再装箱即可。

干制品可烘干或用微波加热到80-90℃,使含水量降到18%左右即可贮藏保鲜。

5、栽培管理措施

⑴、前期管理:菌丝生长阶段要注意保持基质含水量在65%左右,空气相对湿度在80%左右,保持空气新鲜、湿润和通风条件良好。

⑵、出菇管理:菌丝生长至20~25厘米时,要适当控制湿度,可通过覆盖保湿来提高菌丝周围温度,并向菇体上喷水增湿,促进菌丝生长。

出菇期间要适当通风,增加空气相对湿度。

⑶、出菇期管理:菌丝达到3~5厘米时进入出菇期管理,培养料表面不能太湿(含水量为65%左右)。

相关文章:

园林花卉本月排行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