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百科

— 专注服务三农、分享农业百科和农业技术知识

甲肝

王唯 高级农艺师 2023-12-22 23:00:04 当前位置:农百科 > 农业百科 > 手机阅读

甲型肝炎(拉丁语:hepatitisA,以前被视为具传染性的肝炎),台湾译作A型肝炎,在中国大陆常简称甲肝,是一种发生于肝脏的急性感染疾病,起因于A型肝炎病毒(hepatitisAvirus,HAV)。在许多案例当中,患者只有少许症状或无症状,尤其是年纪较轻的病患。从感染到发病,其潜伏期约为二至六周。如果出现症状,持续时间通常为八周,症状可能包含: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皮肤发黄、发烧和腹痛。约10至15%的病患,在初次感染后6个月内会出现复发症状。严重病患可能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(英语:Acuteliverfailure),这在老年患者中比较常见。

A型肝炎最常见的传染途径,是食入或饮用到被感染者粪便污染的食物或饮水,有时也可见到因为食用未煮熟的贝类而感染的病例,与患者有密切接触也可能会因此感染。儿童感染A型肝炎时经常没有症状,但他们仍然具有传染力。在感染过A型肝炎后,患者终身对A型肝炎免疫。由于A型肝炎的状况与许多疾病类似,需要血液检验才能确诊。

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A型肝炎,完成疫苗施打后的效力多可达终生,部分国家建议对儿童与高危险群进行全面接种疫苗。其他预防方法包括洗手与正确的食物处理方式。A型肝炎并没有特定的治疗方式,一般建议患者多休息,如果有恶心或腹泻可以考虑给予症状治疗药物。A型肝炎多能完全痊愈而不会变成慢性肝病,但当A型肝炎造成急性肝衰竭,则有时需肝脏移植(英语:livertransplantion)。

每年全球有150万人受到A型肝炎感染发病,若加上没有症状的感染者,则可能达数千万,而2010年时造成102,000人死亡。A型肝炎感染多发生于卫生环境不佳,而且欠缺安全的饮水来源的地区。在开发中国家,约90%的孩子在十岁前就已感染A型肝炎,因此成年时多已免疫。因为上述的现象,A型肝炎流行的爆发多在中度开发国家,好发于未感染过A型肝炎且又未接受疫苗接种的年轻一代。为增进大众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,每年的7月28日被订为世界肝炎日。

病原体

甲型肝炎病毒是一种没有外壳的、单链的核糖核酸病毒,它属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肝病毒属()。它是在世界上造成急性肝炎的最重要的病原体。在卫生条件好的国家里很少能够接触到这种病毒。这种病毒抗高温、酸碱的能力非常高。它一般通过接触或食物和水的途径传染。因此在公共卫生和家庭卫生差的地区感染率相当高。

分布

甲型肝炎在东南亚、俄罗斯、中国、中东、地中海地区、整个非洲和中美洲以及南美洲非常常见。

传播

甲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,比如通过手触摸到粪便或者尿,然后触摸口。紧密的身体接触、不干净的饮水和没有足够煮沸的食物、粪便污染的食物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。尤其是使用粪便施肥的蔬菜和海产品(比如贝壳等)非常容易感染甲型肝炎。

过程

甲型肝炎的潜伏期是15至50天,平均约28天。急性甲型肝炎可以维持数周以至数月。与其它病毒性肝炎相比甲型肝炎比较缓和,尤其儿童的病状一般比较轻,有时甚至完全没有病状。甲型肝炎从不转化为慢性,因此不会导致肝脏长期被破坏。甲型肝炎最容易感染的时候是病状爆发前一至两周时。但是在病好一周后病人依然可能感染其他人。虽然大多数病人不必入院,但是约十分之一的病人必须入院治疗。治愈时间一般为四至八周(极少达18个月)。

症状

潜伏期后病人会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发热、腹泻、精神萎靡,一般甲型肝炎没有黄疸,少数有严重黄疸,尿颜色深,有可能发生胆汁堵塞。

诊断

当病人因肝炎症状就医时,几乎为血清IgMAnti-HAV,因此敏感度极高。IgGAnti-HAV出现时间较慢,急性A肝发病三周后呈阳性,此标记可持续多年,但只能代表曾感染A肝及有免疫力,无法证明急性或是感染时间。

预防或治疗

接种A型肝炎疫苗为预防A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当有效的方法之一。一般而言,免疫力约可持续20年。

针对甲型肝炎可以接种疫苗来作为预防或治疗用途。过去疫苗是被动疫苗,近来也有主动疫苗。过去疫苗要分三次注射入肌肉,第二次在第一次后约两周注射,第三次在半年后。一疫苗种类的不同,一般完成二至三次接种后,疫苗的保护力约为6~8年。依照WHO显示;12个月以下的幼儿不可接种甲型肝炎疫苗。

参见

  • 1988年上海市甲型肝炎大流行

相关文章:

农业百科本月排行

热门推荐